2012-09-05

Präludium d-Moll, BWV 851 (2012-09-05)

新觀點看《平均律》第一冊 d 小調 praeludium, BWV 851 是個節奏奇特的代表。以線上「巴哈協會」(Bach-Gesellschaft)1866 年版為例,1, 2 開宗明義地宣示它的古怪:


同時的持續低音,是由首拍起整曲填滿八分符,節奏上不特出,比較傾向旋律的一面;但在活躍的這一線聲音的對照下,實有一番「奇正」趣味。

按作曲家指示的,以十六分符表示的三音音群應該平均地分配給每一個八分符,然而從旋律面來說顯然不是頭對頭、尾對尾這般整整齊齊的。開頭以低音先行,然後才有奇零的下行三音從第一拍的末 1/3 處啟動。


如這般三個一組一邊進行,3 一邊帶出旋律線;首要者,是以每組三個音的首音為重,然而其他聲音也不能任之呆板。如這開頭句所示的,相對於頭重音的鮮明,還有一條聽覺上不至於埋沒了的 counterpart:

| (d d) d d g e c# c# | d d d' b g g ... |

與持續低音有相當高程度的一致,然而差異在於節奏和落點的不同:一正一奇、一填滿一破碎。儘管有著形式上緊張的對比,整體倒還維持著嚴格規律。

在弱拍下強音的三音型式,直到第 14 小節末開始有了變化:


在此我以為第 15 小節的長音(continuo)除了是個終止式以外,還「啟動」上層律動的變形,使之進入摹擬(into a fugitive imitation);然而上層律動的變形本身,並不是從第 14-15 小節處導回 I 級的 sequence 所致。行進模式的改變也使得三音音群的微觀構成發生變化。原本下行的模式(舉例)從
La - Fa - Ré | La - Fa - Ré
變成
La - Ré - Fa | La - Ré - Fa
加入「上行」的三音。

至於上行到長音,舉上圖第 15 小節中間為例,停在 Fa# ,延長四個 1/3 單位,即三分之四的時值,要延伸至下一個 1/2 拍的 Si 並在此切斷一個單位(可能是 Fa# - Ré - Si),好讓接著的 g-Moll 轉位出線。此處的重音較先前的末 1/3 單位,前移到中間,則為

(Si) | Sol - Si - Ré | Si - Ré - Sol | Ré - Sol - Si | - - -

這樣的轉化在此 Si 音上,還有在第 22 小節末開始的一連串上行過程中都有應用。

至於我今日的「新觀點」的間接佐證,在於第 24 小節中間以下至第 25 小節的下行模式,


此處的重音都是落在 1/3 ,和曲中大部份相伴的持續低音節奏一致,但是這裡低音處於靜默。另外則是上述的「奇門」發現了。


---------------
1 Bach, Johann Sebastian (1866): 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 I. Franz Kroll (Hg.). Bach-Gesellschaft-Ausgabe, Bd. 14: Klavierwerke III. Franz Kroll (Hg.) Leipzig: Breitkopf & Härtel, S. 22-23. -- Link to PDF by Feldmahler [user:Feldmahler], 2006-11-26 [LINK] on Petrucci Music Library (IMSLP).
2 A complete listing of Bach-Gesellschaft Ausgabe (Bach Society Edition), see imslp.org: "Bach-Gesellschaft Ausgabe (Bach, Johann Sebastian)" [LINK].
3 特別要說明的是,我在本文內所指「三音音群」指的並不是如樂譜上所載,符尾相連的三符共同對持續低音的一個點。因此,上層和持續低音的重音落點並不一致。演奏中在保持時值平均以外,可以凸出類「分散三和絃」的撥絃錯落感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