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8-16

絕對音感其實不見得絕對 (AUG 2012)

偶與友人說到絕對音感,我說,我要算是有的。只不過有時—暫時地—習慣降一度半的低音率(約 A = 415 Hz),難免會影響判斷;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,聽到「音聲」是可以在音階上找出對應的。只有些「聲音」混雜,誰也說不準算是什麼「音」,或是介於兩音之間或是「非十二音系統」的聲音,就只能說是大概介於某音某音之間,或者近似於某音了。

我便憶起學過一陣子提琴,有相當的時間受老師「釘」 h - c 之間的半音程(si ~ doe),我在指板上老是按得過低—平均率上要比我拿起提琴的認知又要距離 c 要近一點。現在回顧起來,顯然一向沒認真改進這個毛病。鋼琴上不需要費心音高,只管結構和表情處理,但提琴不是這樣。

這可能是(或者:顯然就是)自然率和人工的平均率之間的差異。提琴指板上可以出現絃振動音域內的任何音,因此,演奏者必須具備在一個狹窄容忍範圍之內的按音能力,要算是基本功夫了。至於按音這個好似枯燥的題目,其實可以理解為「音程」這個詞所含有的寬度度量作為控制絃振動長度的轉變體現,雖然外在的變項很多,也就屬於我所說的「一個狹窄的容忍範圍內的音準。」為克服時時變動的樂器本身和部件的狀態,端賴演奏者透過嚴格訓練修成的「心法」和敏銳的耳朵以要求全部到位,依照的是人造的客觀標準:平均率。如果總是依照「耳順」來按絃,則獨奏或許可以,然而在某些調性上,或者與管樂器合奏時,就要出大問題了。[1]

就是學琴時沒有認真對自己要求過「弦樂手的耳朵」,如此,理論方法講再多,也永遠做不到音準了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直到近代樂理系統化發展前,依照自然率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但是它不適合轉調,沒法「變」出今天熟悉的二十四調。為了解決調率的緊張,才制訂出平均分割的音律(Wohltemperation),它(據說)不是很好聽,但是貴在實用。這個主題有一本書可以讀看看:
Isacoff, Stuart (2001): Temperament. How Music Became a Battleground for the Great Mind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. New York: Vintage. 278 p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