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09-30

庫普曼錄音選用的荷比萊因系風琴

十七世紀以來古典荷比萊因系風琴高含錫管音色美則美矣,像 Ton Koopman 的錄音,從頭到尾 in tutti,除了 Positif/Hauptwerk 的對比外,必要時用一用 Schwellwerk 的大小聲。如此通篇聲音是連貫,但聽久了覺得它「聲嘶力竭。」再者,有些琴,名琴,調率不是普通的高,繃久了聽覺實在麻木。在此方面就不只西北歐系了。這個問題在絃樂器上已經碰過,所以才會定在A=440/445;古董風琴則很難改變,甚至當初建造時正好就是「高頻崇尚」的時代。

儘管有以上的批評,Koopman 演奏的 BWV564 結果仍是上乘。賦格主題帶出的音色雖然稍不如期待的厚實,但此種琴音在活躍的連動之間「排山倒海」之勢表現得近乎完美!中間的 Adagio 是較為保守的,以清晰的句子和優美的簧管配合優雅主音管為背景歌唱。名琴之名,在個別音栓的聲律上特為突出。

至於佔有很大影響地位的殘響,和教堂建築有密切關係。在西北歐的大教堂多屬狹長,殘響自然也特別長。若造琴選用大量「中堅後實」音色,在聲音混戰接連之下不免嘈雜粗野。今天保留下來的傳統琴音表現與其說是由時代風格形塑,更可直指為適應環境的因素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