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上海散頁片 "Shanghai" cut film ASA 100,顯影 Kodak Xtol 1+1。
Toyo 45 G + Schneider-Kreuznach Super-Angulon 8/90 + Cokin P001

這小廟在土坵上,所以第一步就是整個 level 上仰,然後背板(焦平面)下壓補償回來,以垂直於地基。前板(鏡頭)做個 tilt,前組升高—主要是為了構圖修正—,沒有用到「搖擺」。用後板對焦,出於實際狀況,後組比較有空間可動。
操作就緒左右,陽光已轉弱,不過味道還在。周遭外圍的樹木竹林不需校正得非常清晰,客觀來說,竹桿間不時鑽過微風,會動的東西影像不可能保持鮮銳。最重要的動機做好即可,其餘、次要的場景,真作為「散景」(bokeh)了。
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印樣、樣張掃描。
---------------
[1] 〈紀事 (2016-02-12)〉,YOSEF [LINK]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