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4-16

紀事 (2016-04-16)

週末,預報只有星期六這天放晴,鋒面影響的空檔,星期天再來下一波雨勢。早晨睡醒時,還有滿滿的陽光,不多久陰雲四合,霧氣彌漫。近午越發明亮,仍曚曨;西風漸刮得緊,房子是相對冷的,半天反潮。

根據氣象預報,就沒什麼出遊計劃,連上街都懶了,只在鄉下走走。帶著新玩具 D70 掛機標準鏡 Tamron 02B,機身白平衡組態得宜,後端就輕鬆合理。拍了一幅,當時就覺得大概少了三分之一階,機身 Jpeg 挺不出色;NEF 檔經過 UFRaw 出來的調子,除了自然的綠意,呈現的光線印象如「金玉光華」,滿足了攝影者鋪張矯飾的胃口。

UFRaw 顯示相機寫入的 K 是 5699,5500 ~ 5700 之間一度不決,最後選擇整數 5700 K 輸出;補足不夠的曝光,加了三分之二(+0.77 EV),正好。一如前天的後製經驗,D70 的原始檔表現,要比 K-r 要好上很多;[1] 但後者的檔案後製彈性可不小,很是堪得編修,出圖品質也不錯。

無名池塘。午時一刻,陰、霧、富水汽;散射光,暖和。
D70 + Tamron 02B, UFRaw/GIMP export
D70_T02B_20160416_5700K_export-sml

附近的池塘,半野生生態,只要雨下得多了,就有好看的積水倒影,先前拍過(M645 80N + Y48,Ultrafine 400,光影沖掃[2])有不錯的結果。

Mamiya M645 + Sekor 2.8/80 N + Nikon Y48 on monopod support, no M.LU.
20160304-03 Ultrafine400 07-scl1280

也許今天的數位影像,用 50 mm (Dx 35 mm)或者再一次 M645 標準鏡出動會很適合,聚焦在倒影和水草上。D70 + 28,「理論上的標準鏡」嫌廣了點。

買了特價的 ø77 UV,Daisee SLIM。網上在大華相機見有一塊 Pentax smc skylight,也許會比較保值。然而品項說明「不明痕跡」卻是很掃興,儘管實用不見得造成問題;還是在購物網站買,選擇很多,又方便。大口徑濾鏡再特價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,除非買「低階」的產品,卻又對很低階的濾鏡不放心。以我的偏好,比較想要那塊 1B 呢!至於中黃鏡之類的 colored filter 就算了,對比調整菲林放相再說,用濾鏡過濾紫外線即可基本照顧成像。這麼說來,家裡那麼多濾鏡基本可以放著不用囉?菲林本身影相既用了濾鏡,便具有某個調子;要是只用 UV,就只得相對低對比。能加還是加,不能加的時候,現在只有 Sigma 超廣,用它攝影時則折衷取 box speed,無須考慮補償係數。

也想把 Sigma 21-35 過些時候拿去維修,處理重手的對焦環,還有請人補光圈環的字。這兩樣都不是絕對必要,超廣角自己轉轉,根本不需要它動作俐落;光圈設定就算字都掉光光也可以用數的,何況現在還有點痕跡。調查了些模型漆的事情,想利用這類東西來補,也可以補其他器材的細節,例如 speed dial 的數字,但那 10 mL 恐怕到天荒地老也才用幾滴去。細字需要用細毫的「面相筆」或「圭筆」,很沒有把握可以操作得當,當然需要先練習,就怕寫寫就徹底灰心了,描寫小字肯定不容易。

過去幾天讀完佐野洋子的《無用的日子》[3],老娘剛看完的書,看她讀得很有興味,便拿來讀。「你確定要看老太婆寫的書?」「老太婆寫的書看不得啊?你不就念了好幾段有趣的事情嘛!」是啊,我讀完一本老太婆寫的閒書,據最後作者朋友寫的跋,說是一堆消極的文章。說是消極的文章也罷,讀者可以發現其中有趣的經驗和觀點,日本老太婆的人生片斷的堆積。從日文翻譯的水平是不錯的,相當通暢達意。


P.s. 現在相信 Sigma 21-35 的前玉是經年累月下來給鏡頭蓋碰傷的,漫不經心的前…手。第一枚往外突,幾乎就要碰到濾鏡平面(如果有的話);本該加以注意,過去一般都會長駐鏡片,鏡頭蓋再卡在平面的濾鏡上。幾點傷痕倒是不會太影響,除非大逆光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〈紀事 (2016-04-14)〉,YOSEF [LINK]。
[2] 〈紀事 (2016-03-06)〉,YOSEF [LINK]。
[3] 原題《役にたたない日々》。王蘊潔譯,2013 年出版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