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2-10

除夕 (2016-02-07)

搭車出遊。上車買了臺灣好行一日券,從竹北到獅山遊客中心。一路坐到終點站,先隨便走走,並下去(前)年(前)到訪過的水漣步道,隨便踏踏就走過三分之一長度,並不真心想邁高踏低,將就一個攝影便緩緩爬回公路上頭。

一日券可以任意搭乘,只要把握到車班定時定點。決定接著到峨嵋街上,曾想過用走的,時間剛好,搭上車,我想,走起來九成九會後悔。

到峨嵋晃悠好一陣子,訪過以麵包坊出名的老教堂。在老店「建成」餅行零買幾個餅充飢,綠豆沙餅(白鳳豆)豆沙足,白胖的凸餅,口味單純;地瓜餅稍扁,不過甜膩。此物北埔有名店,不過這家老店的亦不差。還有招牌的「豬油餅」(似乎即「竹塹餅」),試吃覺得不錯,刷了蛋汁上色的薄餅皮內,咬著麥芽、冬瓜(家中長輩就不好此味)散發油蔥酥的香味。是有包肉的,但沒有奇怪的感覺,買了一個。幾個餅很快吃掉,豬油餅實在是稍膩了點,要是當第一個入口,滋味會更好吧。

候車往回下一站,北埔老街,第一次自己來,一路自己的玩法,把一處不算大的區域內,儘可能走透其中巷弄。果真是比起和家人一道,塞車、人擠人和匆忙腳步來得透徹。北埔街上生活的模樣保留得不少,不過「休息站」式的經營不可免地表現在當地形象。這「休息站」其實在許多鄉鎮之間是普遍現象,從以往的驛站、盤商集散地角色,轉變成為攬客觀光、特色營造的單點,其下也許還能羽翼著當地農特產經濟活動果實,然而經濟和人文地貌的轉型與與過去的撕裂性轉型,使這些「休息站」逐漸失去其固有特色,畢竟是刻意包裝,實在內涵正在萎凋,擋不住的。特產、小吃或「文創」能否帶動地方經濟,結合原有特色(優勢)並不是很難提出的硬道理,但執行可能是極端困難。功效能否立竿見影,是重要的因素,偏很快能收效、產生現金流的生意,很難獨特與深化。也許刻意地做得少些,公部門將資源老實投入完善幕後吃力的經營,地方社區營造在發展共識和型塑願景,復以有心人的智慧投資於軟體和硬體的結合運行。

這餅得自小慢慢做大,問題總在拼績效三兩下就畫個大月亮,人人看得到,明知一片空明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