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5-12

紀事 (2015-05-12)

下定決心先買了不多不少六捲電影彩色負片(motion picture color negative),四捲 Kodak,兩捲 Fujifilm,各有 250D 和 64D (或 50D),沒有 T 片,主義不喜歡夜幕裡攝影。[1] 這些性價還不錯的耗材,主要為了要慢慢餵電子機,給約一年的時間全數拍完一起寄去花蓮彩韻,或高雄自由沖掃。現在最平價的 color 也要約三鎂。黑白片再過幾個月,先用已有的 Ilford Pan 和 Fomapan 100,然後買一包十捲 Kentmere 400—很有一陣子以後的事。有關注過黑白電影片(Double-X 5222[2]),卻嫌得昂貴了,不如買 Foma 或者 Fuji —後者儘管不怎麼欣賞。

上網了解一番,Kentmere 400 極有可能相近,或者就是 APX400,「新」的 APX400。[3] 儘管是著名老牌,也會找代工,貼牌推出產品。以光影工作室的測試非常接近,外國相關討論大致有這樣的結論。曾經用過一捲 APX100,以 TmaxDev 沖,黑白分明,卻不是硬(harsh),而是覺得可謂豐腴;當時攝影曝光還不能掌握到幾分,卻可以帶出一些挺令人喜愛的結果。與它類似的調性,以至今的粗淺經驗來說,更喜歡 Ilford Delta (100);至於同屬 Ilford 社的 HP、FP 系還沒有機會用。這個事業除了用多少,花多少錢以外,更多的耗時間,全靠實作經驗累積,沒經歷過幾個變因則難以體會是何種光景。Ilford PAN (100)曾是我近年第一捲片子,接下來會有幾捲使用分別 100 和 400 度的拍攝。W27 再一輪用完,大概也把它們消耗完畢了,以後還沒決定要再買 W27,還是就來用 Rodinal,並且再多買幾罐…。

第一捲 Superia Premium 400 剩下一格(或者只有半格),按掉了。儘管天候不理想,只要沒下雨妨礙行動,裝了軟片就帶著相機出門:Fomapan 100/21°,24-exposure,135 單反機;鏡頭加 B+W 021 淺黃,還能有些行動性。今年來漸有改變,大多以 f/5.6 為實用標準,較諸先前開大一格,還算很有本的,而且不總給自己找麻煩。一天下來這短少的 24-exp 幾近拍完,接下來還是以 F80s 為主,讓它隨時裝著片子可利用,進度緩慢倒不是問題;另外則可以保持一至兩臺手動機同時進行,先前這種「多頭馬車」情況曾經以為是很負面的,實際上就管理而言的確是比較不利。

兩年多來的負片大多可以剪碎丟棄,要找時間整理。還沒有特別且慎重的收藏計劃,大概拿個適合的塑料小盒湊合著。店家掃描的光碟和套頁著實佔了不少空間,愈來愈覺得有精省的必要。


P.s.
—電影片的寬容度高,和動態範圍大是兩回事,而更多是在曝光/顯影的限制意義。然而不錯的是,電影片的確如傳說的,既「高」且「大」。
視覺能接收的範圍有限,相紙—承載媒材:或是轉印投影、翻拍、掃描等等—能紀錄的畢竟更受侷限,何來(動態範圍:拍攝在同一幅而言)紀錄 15 EV?這應屬誤解。類比攝像簡而言之有曝光在軟片上,以及軟片顯影、製作成為底片(原片、母片)這兩階段。若後端顯影有嚴格規範,曝光所採取的設定,便決定了該軟片接受顯影處理的樣態。如理論上 0 ~ 14 階,它具有寬廣的紀錄能力不錯,可以在拍攝時採取紀錄一個跨 7 EV 的場景,可能是 3 ~ 10,也可以是 5 ~ 12,端看拍攝和顯影的條件設置。
—黑白 120 以後會考慮買上海廠—如果還有的話,但不會因此想念而趕快囤貨,或過些時候。相對便宜(相對歐洲產品半價),可以隨心亂拍練沖片或做實驗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「T」指「Tungsten」,燈光片,為軟片色溫設定;相對地,「D」代表日光片(「Daylight」),常見的彩色負片亦多為日光片。
[2] Kodak: EASTMAN DOUBLE-X Black & White Negative Film 5222/7222 [LINK].
[3] View thread "NEW Agfa APX400", apug.org September 2013 [LINK]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