仍舊冤枉的 M645 在 Delta100 沖出來仍有漏光白條之後,就送去老魚那邊整理。原因是反光鏡的反光,但還沒有整理後的成果。整理從前至今拍過的紀錄,M645 已經耗去十餘捲,不明不白。以後絕不會再買一堆 color 或 cine-color,排擠掉黑白片的時間力氣—自己沖,無量不可—,又比較花錢。
近來好些留心「映像」,就緣此特徵來湊一章。
陰(陰雨天),一家裝潢的木框門面一部,玻璃反射,mirror motif。
Ilford Delta 100/Fomadon Excel W27 1+1。
Mamiya-Sekor 2.8/80 N (MF) + Nikon Y48。
Spotmeter 64/30: ca. 5 ~ ~7, 7+ & 8+; target f/1.4+, 30th. —金色門把 7, 7(+);木框 6 ~ 6+。7+ ~ 8+鏡面反映之明處。注意在此曝光前/後幅均無再遮蓋!漏光(反光)輕微。
彩韻掃。↓↓

↓↓同一處,不同天氣。晴天,Industar-22 無濾鏡、無遮光罩。Fujifilm 8522 64D,彩韻沖掃。

↓↓陰(陰雨天),SMC PENTAX 1.8/55 + UV。Kodak Portra 160,彩韻沖掃。

KM 真是穩得了得(f/2.8,30th),以 30th 開到 f/2.8,最慢的手持將就速度;鏡頭表現在水準以上,意料之中。在整理影像的過程裡,我發現:
用在 SLR 上,55/58 雖然焦距稍長,但是運用得相當嫻熟;50 基本上沒有問題,拍攝的對象或內容才是成敗關鍵。另外,50 相對近距離的估焦結果滿糟糕。「木星 12」或許由於廣角鏡使得太隨便,目前的品質大都覺得不好—不限於硬體本身的問題,操作時機、估焦的用心等等都有影響佔比—,還要磨合看看。有可能後組真的需要補消光漆,明顯有 glow 情況。Industar-22 看來少少曜光,希望能便宜收個遮光罩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