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車站—燦光寮古道—楊廷理古道—雞母寮街/土地公嶺路—北102甲—台二線/澳底。
元月二日趕早搭車到牡丹,一出車站就往老街方向亂闖,到慶雲宮後再折回站前,就踏上走古道的路。本意實在是走「石笋古道」接楊廷理古道,可是行前沒有好好了解走法,[1] 現場甚至連「楊廷理古道」指標也沒見著。遂跟著「貂山古道」指標走,想來稍後會有些眉目才是。剛過9點起行,途經路線圖描繪出個「前行兩百多公尺站牌岔路急右拐」的印象,根本不是這麼回事。
好容易抵達往貂嶺古道的路,不一會兒就是車道盡頭,轉為行山徑。入口有路線圖未再詳讀,心裡只有個等等要走個向右髮夾彎的想法。右手邊是溪流(牡丹溪),見一個缺口,若水勢小且可踏石拉繩而過,此時水量尚豐,有釣客悠然。過溪隱約一條路徑行過,我決定要在這裡「右拐」。
踏下幾塊岸邊石,溪水裡的幾塊石頭一看就不好走,更多的是淹沒在鞋面以上水裡的石餅。走三五步發覺無法涉水前進,決定倒退。釣魚大哥還叮嚀要小心腳下,問需不需要幫手,我答道決定回頭,謝過。才這麼一眨眼腳下真打滑了,便躺進水裡。幸好緊抓著繩子,很快站起僅得半溼,大背包避免後倒頭部撞溪石的悲劇。釣魚大哥說前面還有可過溪的地方,不用急。
回到路上,指標指著往前九百多公尺是水壩遺跡,就是沒有「楊廷理古道」這幾個字。想想就跟著走吧,放棄行程之前多少看看風景,實在走不下去就回頭。今稍回溫,一路細雨不很冷,水門構造上按了一個快門。幾人同路先過,整天遊程之中也就看過這幾人,後來更是前望後顧隻身孤獨。
古道走了約一個小時才見到指標,目前稱作燦光寮古道,接著稱為楊廷理古道。下一個點是燦光寮鋪跡(+30 min)。路況是普通的越野山徑,沒有特別的難度。
高高低低走著走著,由於連日陰雨,道上積水泥濘明顯,鞋襪除了落水半溼,越多泥跡甚且有踏入幾近腳踝的深陷處。
曾有一段時間懷疑這路徑是否會髮夾彎折回牡丹步道起頭處?經過幾處溪水,有的稍寬,有的不過幾步,再後來不過一跨,然後林中逕流、水流溝道,全無繞回原點的跡象。至少已經走在楊廷理古道本線上,目的澳底的穿山路了。
抵達燦光寮鋪跡,有說明牌,有標示柱,遺跡之中僅存雜樹和勉強可辨的石堵。停留不久即繼續前行。
經過在此前後一老屋遺跡時遇到一條狗,起初還喝叱他,然後觀察到狗並無敵意,或許想跟著人走出山區,便招呼牠。狗兒腳步輕快地跟了一陣又跑開,遠遠咆哮幾聲之後再也不見,回歸山林去也,各奔前程。不多時(12 min)越過產業道路一小段,往黃吉祠有指標及路線圖。黃吉祠是現今產業道路旁的壓艙石壘成的小小土地廟,旁邊有一石碑,石碑上刻了字跡模糊判斷是獻錢人士芳名錄。古道繼續走祠旁行山徑,離開產業道路。下一個地標是距離 2900公尺的慈願寺,其實就在古道本線出口到雞母嶺街附近。
走入林間,青石錯落,左岔右塗。由路線圖示可知接下來要取左,但是很奇怪地登山隊路條突然一條也不見,最後有驚無險,路線可以以常理判斷,又或者實則有路跡又無阻擋者都可以走。
半小時後,「看到海了!」
正面迎接夾帶水氣的季風,步道又溼又滑,道旁忽地嗡嗡竄起一隻大虎頭蜂,嚇得我在上坡跌了一跤,開啟古道本線末段的下行溜滑之路。[2] 前面經過高壓線塔座,有的段落是斬倒比人高芒草闢出來的,有的則是長了綠苔的濕潤泥土路,普通登山鞋實在招架不住,綿綿細雨天氣在這裡即便穿著雨鞋也得分外小心。再四十分鐘後,在農家狗兒警覺的咆哮中終於結束血淚慘烈溜滑道。這裡可轉往雞母寮街及福安廟,然後接上北102甲。我是從此走產業道路接北102甲,路線相近,只是回歸「文明」。
此處(土地公嶺)仍是淺山丘陵地帶,多開闢梯田。事後了解這茭白筍田的地景似乎和雞母寮相近。不過十幾分鐘便走到縣道,後面還有得走哩。
沒幾步路轉彎看到紀念碑。接著還有路標往桃源谷往虎字碑…這是可以接草嶺古道的意思。
一直到文秀橋頭,兩條路交叉口有個亭子坐下休息,已經下午二時,超過預定進食的時間不少。看看是有多慘烈:不就是帶了些泥巴麼!?
在 14:45左右抵達台二線,澳底國小搭791到福隆,在福隆車站趕上南下的列車。自此坐了許久,要下車時站起來才發覺沿路摔倒撞傷的腳痛得緊,得跛個一兩天肯定的。
攜帶的東西:
登山杖一支
三腳架、三維雲台一組
CL + CV21, Elmar 9cm, I-22
CL + Nokton40
Nikkormat EL + AF20
[1]〈雙溪.石笋古道(石筍古道)〉 ,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[<a href="http://www.tonyhuang39.com/tony0330.html">LINK</a>]
[2] 有岔路山友指標台電保線路(前/右線)及楊廷理古道舊線(左線),今取古道舊線。